甲基化:肿瘤早期预警信号 甲基化信号发生发展过程
人体细胞的基因像精密的“开关”,调控细胞生长、分化与凋亡。DNA甲基化是一种重要的表观遗传学调控方式,在调控基因表达、维持染色体结构等方面都发挥重要作用。当发生肿瘤时,基因的甲基化模式会异常改变,且发生于肿瘤超早期,超前于基因突变。比如在胃癌早期,抑癌基因的高甲基化,就像给基因“开关”加上了锁,让其无法正常抑制肿瘤细胞生长。这种变化比影像学可见的肿瘤形态改变更早,可作为肿瘤发生、发展的早期预警信号。
甲基化检测助力消化系统肿瘤精准诊疗 胃癌甲基化检测
对于胃癌,传统诊断方法如胃镜结合活检虽为“金标准”,但存在侵入性、患者依从性差等问题。
胃癌发生发展路径
甲基化检测通过分析血液中的特定基因甲基化水平,能在早期发现异常。《中国早期胃癌筛查检验技术专家共识(2023)》提到“RS19基因甲基化可用于检测早期胃癌,阳性受检者应及时进行胃镜检查”【1】。
肠癌甲基化检测
肠癌是我国第二大高发癌症,严重威胁国人健康。根据国家癌症中心发布的2024年全国癌症统计数据,我国2016年结直肠癌新发病例数约40.8w,排名第二;死亡病例数19.6w,排名第四【2】。筛查是肠癌防治的重要手段,可有效降低肠癌发病率、死亡率。
中国早期结直肠癌早检流程【2】
《中国早期结直肠癌早检流程专家共识意见(2019)》中,已将肠癌甲基化检测明确列入共识推荐。
食管癌甲基化检测
食管癌早期症状隐匿,发现时多为中晚期。甲基化检测为食管癌高危人群提供了新的早期检测手段,可发现潜在的癌变风险。国内多项研究表明,特定基因甲基化状态与食管癌的发生、发展及预后相关。相比于传统检查手段,通过血液进行甲基化检测具有非侵入性、无创无痛、性能优异等优势。
肝癌甲基化检测 我国肝癌新发和死亡病例几乎占据全球肝癌发病和死亡病例的50%,其中70%-80%的肝癌患者发现时已是中晚期,失去最佳治疗机会。早期发现可有效提高肝癌患者的生存率。 《中国肝癌早筛策略专家共识》《中国抗癌协会原发性肝癌患者指南》《原发性肝癌二级预防共识》《原发性肝癌的分层筛查与检测指南》《肝胆肿瘤分子诊断临床应用专家共识》等国内多部指南和共识,推荐将基因甲基化用于肝癌早期的检测和诊断【3】。
香港宝典全年资料大全消化系统肿瘤相关甲基化检测产品 检测项目信息
香港宝典全年资料大全肿瘤早筛早诊中心,可为临床提供全面的肿瘤早筛产品和一站式检测服务。产品包含基础检测项目、多组学检测项目及覆盖多癌、泛癌的高端检测项目,可覆盖呼吸系统、消化系统、生殖系统等多癌种早期筛查,检测服务贯穿“防、筛、诊、治、康”全生命周期,满足多样化临床需求。中心还与国家癌症中心、全国县域肿瘤防治中心联合体、中国老年保健协会等达成深度合作,共同推进肿瘤筛查工作在基层医疗机构的落地执行。
参考文献 [1] 中国检验医学杂志,中国早期胃癌筛查检测技术专家共识,2023 [2] 中国早期结直肠癌早检流程专家共识意见,2019,上海 [3] 原发性肝癌的分层筛查与监测指南(2020版)[J]. 中华肝脏病杂志 2021年29卷1期, 25-40页